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教育>>正文

出血热进入流行期,请科学预防
2024-09-24 15:07   审核人:

一.什么是出血热?

出血热,又叫流行性出血热或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以发热、出血倾向、肾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和多器官衰竭乃至死亡。该疾病主要由啮齿动物通过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传播给人类,常见于春季与秋冬季节。

微信图片_20240923160022.jpg

二、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导致出血热的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该病毒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啮齿动物(如家鼠、野鼠等)的体内,尤其是肺部和肾脏。其中黑线姬鼠与褐家鼠是我省野鼠型及家鼠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黑线姬鼠在农业区多栖息于田埂、菜园、墓地、沟渠及防风林旁边,常随农作物的轮作和季节变更而进行迁移活动。褐家鼠是家野两栖,家栖为主。除了栖息在各类建筑物及居民区底层或地下室外,亦能攀登上层。常出没于垃圾堆、下水道、港口码头等潮湿地区。

微信图片_20240923160101.png

、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出血热的典型临床表现可分为五期,每期的主要症状表现如下:

微信图片_20240923155934.png

微信图片_20240923155921.png

此外,临床上也有多期临床症状叠加出现的病例。

四、出血热的预防措施

预防出血热的关键在于减少与病毒的接触,控制啮齿动物的数量,接种疫苗,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1.公共环境卫生管理

灭鼠:村镇或学校应当多次、统一组织集中灭鼠,切实降低村镇与校园内的鼠密度。在食堂饭店内部、学生宿舍、住户外围等重点区域,利用捕鼠器械,如捕鼠夹、鼠笼、粘鼠板等进行捕鼠、灭鼠,在校园街道可以投放鼠药灭鼠,经过灭鼠后区域内一定时间内不应该肉眼可见活鼠。

清洁家庭和工作场所: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尤其是在农村、田野和森林等高风险地区,定期清理垃圾和杂物,使用密闭垃圾桶,及时处理垃圾,减少食物残渣和垃圾堆积,以免诱引啮齿动物。

防鼠措施:封堵房屋的裂缝和洞口,使用防鼠网或纱窗,防止啮齿动物进入室内。特别是褐家鼠,为家野两栖,可从下水管道通过学生宿舍的卫生间蹲便器进入室内。

2.个人防护措施

避免直接接触:尽量避免与野生啮齿动物接触,特别是在户外工作或进行活动时。

防护装备:如果必须接触啮齿动物或其排泄物,建议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在清理可能被啮齿动物污染的区域或物品时,使用消毒剂,清理后及时洗手。

食物与水源:将食物存放在密封容器中,防止啮齿动物接触和污染,确保饮用水源不被啮齿动物污染,特别是在农村或野外环境中。

个人卫生措施:在处理可能接触到啮齿动物或其排泄物的物品后,务必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双手。尽量避免在未清洗手的情况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3.疫苗接种

全程接种出血热疫苗可有效预防出血热,接种疫苗是个人预防出血热的最有效手段。该疫苗共接种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间隔一年。前两针为基础免疫,至关重要。

接种对象:在农村生活、城镇生活环境鼠密度高的、建筑工人及户外活动的16-60周岁居民,如无接种禁忌症,均应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

有接种禁忌症、既往曾患出血热、已全程接种出血热疫苗的人员不进行预防接种。出血热疫苗接种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

免疫程序:使用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Vero细胞)或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地鼠肾细胞),于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共3针剂:基础免疫为2针,于第0天、第14天各注射1剂疫苗;基础免疫后1年加强免疫1剂。

微信图片_20240923155955.png

4.提高健康意识

教育与宣传:通过社区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认识,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及时就医:出血热的治疗强调“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就近治疗。因此,一旦怀疑自己感染此病,务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防止病情延误,导致病情加重。

文章来源:网络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