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常常引起流感局部暴发。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一般不引起流感流行。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可以人传人。发病率高,死亡率较低。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少部分患者病情迅速进展,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窘迫综合征、全血细胞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流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症状前2天到症状后1周均可传播流感病毒)
2、传播途径:经飞沫传播和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对不同亚型无交叉免疫,故人体可反复患病
4.流行特征:全年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甲型 、乙型流感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
三、临床表现
1、潜伏期:1-3天,最长可4日
2、可分为单纯型、胃肠型、肺炎型和中毒型四种表现类型
(1)单纯型: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少数可有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体温1-2天高峰,3-4天后下降,乏力可持续1-2周,上呼吸道症状数日后消失,此型最常见,预后良好。
(2)胃肠型 :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下降等。较少见。
(3)肺炎型:可表现为高热不退、气急、发绀、咯血、极度疲乏等症状,甚至呼吸衰竭。病初与单纯型相似,1-2天后加重。体检双肺呼吸音低,布满湿罗音,但无实质体征。痰中可分离到流感病毒。对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本型病死率高,最后多因呼吸机循环衰竭于5-10内死亡。此型少见。
(4)中毒型:全身毒血症状表现,可有高热或明显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受损表现,晚期可出现中毒型心肌损害,严重可有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循环衰竭等,病死率较高,预后不良。极少见。
四、预防
1、隔离患者,需隔离一周(热退后至少2天),疑似患者进行适当隔离与治疗,减少集会与集体活动。
2、流行期在公共场所及室内加强通风与环境消毒,可选用84消毒液或紫外线消杀。
3、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口鼻,如无纸巾不宜用手,而是用肘部遮住口鼻。
6、适当锻炼身体,避免剧烈运动,出汗后及时擦干汗液,避免着凉。
7、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早来校医院或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8、对易感人群,可给予疫苗接种预防,包括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甲型流感疫苗、乙型流感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