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教育>>正文

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
2019-03-11 17:13   审核人:

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

一、春季易发呼吸道传染病

冬去春来,气候多变,人们常因体质虚弱,起居不慎,过度劳累等导致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弱,加上其他外来病源的入侵,使人极容易患上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见,由于潜伏期短,往往突然发生, 迅速蔓延,在短时间内出现爆发。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的密度及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有关,人口越拥挤、空气越混浊,流行速度就越快,范围就越大。此外,呼吸道传染病又具有周期性,常隔一定年限会发生一次流行,如流行性感冒。

春季易发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方式容易,它通过带有病原体的飞沫和尘埃侵入人体,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就容易发病,同时又从呼吸道排出病原体,继续传播他人,极易在人群中引起传播和流行,严重影响大家身体健康。

二、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一)、流行性感冒

1、病原:A.B.C三型流感病毒

2、传染源:急性期流感病人及潜伏期感染者

3、传播途径:以吸入污染空气飞沫为主,物品沾染传播为辅 ,病人传染期1周,

4、临床症状:潜伏期1-3,咽部红肿热痛痒,发热38度以上,头痛.流涕.干咳,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不适等,发热期一般持续3-4天。临床较重者表现为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病原很多,包括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冠状病

.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偏肺炎病毒.仙台病毒、正呼肠弧病毒。

2、传染源为急性期流感病人及潜伏期感染者

3、传播途径以吸入污染空气飞沫为主,物品沾染传播为辅

4、因病毒种类多,型别多,冬春高发,可反复感染发病,占人类疾

病就诊总量的25%,(儿童6-10/,成人2-4/

5、共同临床表现:咽部红肿热痛痒,发热畏寒,头痛头昏,咳嗽流涕,重者可表现为气管炎、肺炎。

(三)、流行性腮腺炎

1、病原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2、传染源为病人和健康带毒者

3、传播途径是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

4、常在学校中爆发,两年有一流行周期,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

5、潜伏期14-21,急性期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肿大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变形,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进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

6、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无患病史者接种疫苗预防

(四)、肺结核

1、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

2、传染源主要为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

3、传播途径是气溶胶或飞沫经空气呼吸道传播,空气污染愈越重,通风越差,越易传播。

4、常在住集体宿舍学生中爆发,主要为肺结核,占所有结核的80%以上。

5、临床症状:潜伏期因年龄.个体差异较大,青少年为4-8周。

(1)全身症状有乏力.消瘦.食欲不振.长期低热,多在下午或傍晚升高,盗汗.面颊潮红,重症可出现高热不退,周身衰竭

(2)呼吸道症状多表现有咳嗽,早期轻微干咳,或少量粘液痰,随病变进展可咳大量粘液性或脓性痰

(3)咯血是肺结核病人常见症状,可表现痰中带血,小量咯血,大咯血者多见于空洞型肺结核,因空洞内动脉瘤破裂所致。

(4)胸痛,胸部可有隐痛,胸膜炎病人则表现较剧。

6.新生儿接种卡介苗能减少急性感染发病,不能控制终生感染患病

(五)、水痘

1、病原体为水痘-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复发感染表现为带状疱疹

2、传染源为病人

3.传播途径:接触疱疹液和近距离飞沫传播传染性很强

4、临床症状:潜伏期2-3周,中低度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

5、水痘可用接种水痘疫苗来预防(无水痘发病史)

(六)、麻疹

1、病原体麻疹病毒

2、传染源为病人

3、传播途径为飞沫空气吸入传播。

4、临床症状:潜伏期10-12,急性起病,发热. 咳嗽.喷嚏.流涕.流泪.眼结膜充血,2日后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点 (柯氏斑),3日后从耳后.发际开始出现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此期可并发肺炎。一周后皮疹脱屑性消退。

5、预防主要依靠接种麻疹疫苗

三、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原则

1、管理传染源:病人就地隔离,全程治疗。隔离期限和其时间随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而定。密切接触者需要医学观察。

2、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者的鼻咽部分泌物和污染物可用氯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进行消毒。根据流行程度和控制需要,流行期间减少甚至禁止大型聚会。

3、保护易感人群:增强自我保护。有的呼吸道传染病已有针对性的疫苗,有条件时可应用疫苗接种和流行期间药物预防。

四、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具体措施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针对三个环节,即:早期发现、及时隔离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及切断传播途径。具体如下做法:

1、保持教室、宿舍及公共场所干净、卫生。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

3、劳逸结合、保持充分的睡眠、生活作息规律,是自我防护增强抗病能力的重要措施,应避免过度劳累,不通宵迷恋游戏、上网,做到娱乐活动有度。少去人群密集与空气混浊的场所。

4、要注意保暖、多喝水、多吃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春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此外,春季气候多变,要适时注意衣服增减,有效抵抗疾病。

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应用手帕或纸巾掩口鼻,清洁鼻腔后要洗手。

6、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根据发病季节,流行区域,好发年龄等,在流行季节到来之前可选择接种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7、一旦发病要及时就医诊治或隔离,以免延误病情及传播蔓延。

五、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多在冬春季暴发流行,是全球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诺如病毒传染性强,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单位或场所引起暴发疫情。

1、临床特征

潜伏期通常为1248小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少数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

2、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或气溶胶传播,暴发多由食物污染引起。

3、治疗

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患者应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预防脱水。

4、预防

由于诺如病毒感染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目前尚无理想的疫苗,诺如病毒预防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发生局部聚集病例。因而我们应共同做好预防工作。

诺如病毒防控措施一:注意个人卫生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回家后洗手。流动水下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待肥皂泡持续20秒后冲洗干净。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标准洗手程序。

附:标准洗手法

 

3.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

诺如病毒防控措施二:食品卫生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特别要加强对餐厅的卫生管理。食物加工者要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一旦发病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2.不吃生冷食品或未煮熟的食物;减少到外面的餐厅就餐,尤其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吃;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贝类海水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

诺如病毒防控措施三:饮水卫生

 确认水源安全,确认引用的水已消毒;不喝生水,要喝煮开过的水;选用卫生合格的桶装水。桶装水也要烧开后饮用,不要冷热混合饮用,避免因桶装水污染感染病毒。

诺如病毒防控措施四:精神和体力上都不要过于疲劳,饮食均衡,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一旦发生肠道传染病症状及时就医。

  感染诺如病毒,不要慌!

  如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建议不要坚持上学或上班;

  食品从业人员,病人密切接触者在接触后48小时内应关注身体健康状况,以免传播更多人;

  对于聚集性病例的学校或集体单位要及时报告。

5诺如病毒常用环境及物品消毒方法

 首先,要科学选择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工地等集体单位可采取必要的预防性消毒措施。其中重点场所为教室、寝室、卫生间等人员活动频繁的区域,消毒对象主要是地面、墙壁、门窗、课桌椅、楼梯扶手、水龙头、娱乐设施和工具等,可采取消毒液喷雾或擦拭的方法。

 有患者的家庭,患者使用的生活用品、餐(饮)具应专人专用,并随用随消毒。可根据不同的物品采用消毒液浸泡、擦拭或煮沸消毒的方法,家庭卫生间、厨房等公用区域的地面、墙壁、家具使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一般单位如果无人员感染,不需要大范围消毒,可加强食堂食品卫生及餐(饮)具消毒保洁、卫生间的消毒保洁。

 其次,要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由于诺如病毒在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酒精和一般的免洗手消毒剂不能灭活病毒,低浓度的含氯消毒剂也达不到消毒效果。消毒地面、墙壁、物体表面、生活用品可选用较高浓度的含氯消毒液,其有效氯含量应达1000mg/L,如84消毒液,按150的比例稀释(即184消毒液,加50份水)配制成消毒液使用,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餐(饮)具、食品加工工具等清除食物残渣后,可煮沸消毒30分钟;也可使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消毒液,如84消毒液,按1100的比例稀释(即184消毒液,加100份水)配制成消毒液浸泡或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呕吐物用卫生纸覆盖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0mg/L的消毒液,如84消毒液,按1:10的比例稀释(即184消毒液,加9份水)配制成消毒液喷洒浸透,作用30分钟后处理,然后对呕吐物覆盖区域按照物体表面消毒方法进行再次消毒。

室内空气一般不需消毒,注意保持空气流通。有条件的单位也可使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在无人空间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

最后,要注意实施消毒和清洁人员的个人防护。实施消毒和清洁人员应穿戴口罩、手套、帽子、长袖衣裤,做好手卫生。在实施消毒和清洁前,应先疏散无关人员。单位、家庭中如出现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后,应配合疾控和医疗机构采取严格规范的消毒措施。

注意事项:

1.消毒剂正规渠道购买,并应在有效期内

2.配制时注意消毒剂的含量

3.实施消毒前,需疏散无关人员。

六、流行性出血热预防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黑线姬鼠是汉滩病毒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人类主要通过与宿主动物或其排泄物(尿、粪)、分泌物(唾液)接触,即其气溶胶进入人体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皮肤粘膜或通过螨媒叮咬而受感染。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青壮年发病率高。可引起出血、继发感染、肺部并发症(肺水肿、尿毒症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心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全年散发,野鼠型发病高峰多在秋、冬季,家鼠型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初,其季节性表现与鼠类繁殖、活动及与人的活动接触有关。

  症状:该病三大典型特征为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病程依次分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等五期。

  治疗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原则是抓好“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措施,及早、规范治疗。

可能的感染途径:

  1、食用被鼠类及鼠类的尿、粪、唾液等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被污染的水。

  2、皮肤伤口接触了带病毒的鼠类及鼠类的尿、粪、唾液等污染的物品。

  3、被鼠咬伤,或被寄生于鼠类身上的革螨(虫)叮咬,也可感染。

  4、吸入了带病毒鼠类的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

   预防: 加强对病人、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个人应做好卫生防护,防止接触传染;同时应采取以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对高发区人群及其他高危人群应进行疫苗接种。

1、不坐卧草地或草堆,不在鼠洞周围活动,不在野外住宿。

2、注意饮食卫生。外面小餐馆卫生条件差,不在此就餐;不喝生水或有可能被污染的水;少吃凉拌菜,不食用未密封保存的剩饭、剩菜。食物(如小食品、干果、水果等)及饮用水储存在有盖的容器中,要防止食物被鼠咬或受鼠的排泄物污染。

3、活动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破伤,如有破伤应及时消毒包扎。

4、尽量不去野外。若去野外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和腰带,皮肤露出部位可涂防蚊剂,以防止螨类叮咬。

5、不用手直接接触鼠,防止被咬伤。

6、不养小宠物,不与野猫等直接接触。

7、清洁卫生时,注意防止扬尘。清洁室内环境时,先洒水,后清扫或直接用湿拖把打扫;清洁室外环境时,先洒水或做好防护,戴上棉纱口罩。

8、搞好室内卫生:减少室内外可隐藏鼠类的死角;废弃的食物容器或食物残渣及使用过的餐具要及时清理,废弃物要放在带盖的垃圾桶中。

注意:若出现发热或感冒症状时,不要自行用药,及时到校医院就诊。

七、艾滋病

1、艾滋病的危害性。

1)、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严重传染病,不可治愈,感染艾滋病会给学习、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对于家庭、父母心存愧疚;需要终身规律服药;精神压力增大。病毒会缓慢破坏人的免疫系统,若不坚持规范治疗,发病后病情发展迅速。发病后的常见症状包括:皮肤、黏膜出现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血疱、淤血斑、持续性发热、肺炎、肺结核、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

2)、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主要传播方式为男性同性性行为,其次为异性性行为。     

3)、艾滋病需要终生治疗,会给家庭和个人造成严重负担

当人感染HIV后,体内免疫系统就会持续遭到破坏,由此可能会增加机会性感染、肿瘤等发生的机率,因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需要终生治疗,由此产生的治疗费用较高,同时也会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

4)、不能通过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存在较长时间的潜伏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前外表与正常人无异,决不能从一个人外表是否健康来判断其是否感染艾滋病。一些学生由于自控力不强/疾病预防知识匮乏,无法抵御异性或同性的引诱、哄骗,与外表健康的人发生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病毒。也有极个别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出于各种原因,蓄意与他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传播疾病,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2、如何预防艾滋病

1)、学习掌握性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保证安全的性行为。性既不神秘、肮脏,也并非自由、放纵。性冲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成长的必经过程。青年学生应积极接受性健康教育,丰富课余生活,提高自制力。

 2)、艾滋病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拒绝毒品、自尊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目前尚没有能够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掌握预防知识、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3)、坚持每次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感染与传播,选择质量合格的安全套,确保使用方法正确。使用安全套不意味着可以放纵个人的性行为。

4)、艾滋病通过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和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传播,共用学习用品、共同进餐、共用卫生间、握手、拥抱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

  艾滋病传播方式可以归纳为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在这些体液(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母乳、伤口渗出液)中存在量大,具有很强传染性,日常学习生活接触及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5)、注射吸毒会增加经血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使用新型合成毒品/醉酒会增加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针具吸毒会使病毒通过污染的针具传播。使用新型合成毒品(冰毒、摇头丸、K粉等)或者醉酒可刺激或抑制中枢神经活动,刺激性行为发生或导致易受性暴力侵害。

6)、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必须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性病病人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更高。特别是像梅毒、生殖器疱疹和软下疳等以生殖器溃疡为特征的性病,溃疡使艾滋病病毒更容易入侵。

3、艾滋病的检测与治疗

1)、发生高危行为后(共用针具吸毒/无保护性行为等),应该主动进行艾滋病检测与咨询,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急性感染期传染性较强。常出现的症状有发热、头痛、皮疹、腹泻等流行性感冒样症状。但是这些症状是否出现因人而异。HIV抗体的初筛检测结果呈阳性不能确定是否感染,应尽快到具备诊断资格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确诊。个体刚刚感染的一段时间内,虽然感染者体内有艾滋病病毒,但血清中尚不能检测到抗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检测窗口期。根据个体不同,此过程长短不一,通常为2-12周。因此,需要注意自己检测的时间要在窗口期过后。具体可咨询当地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

  2)、疾控中心、医院等机构均能提供保密的艾滋病检测和咨询服务

   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国家对个人接受自愿咨询检测的信息完全保密。可以求助于最近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门诊)。卫生部门指定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所提供的咨询和检测服务都是完全免费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通常设在当地疾控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部分综合医院皮肤性病科可以进行艾滋病检测,还有一些社会组织也能够提供免费的艾滋病快速检测及咨询服务。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

   

 

关闭窗口